维生素K与外周动脉疾病之间的关系(Vissers LE et al。)

2017-05-16 13:59:55  类别:国内 | 最新学术动态
  最近《动脉粥样硬化》杂志发表了一项长期观察性研究结果,该研究探讨了摄入高剂量叶绿醌(维生素K1)和甲基萘醌(维生素K2)与降低外周动脉疾病风险(PAD)的相互依存关系。
  应用于本研究的方法取决于调查摄取维生素K1与维生素K2与PAD在前瞻性队列中的关联,共36,629名参与者。研究人员对男性和女性的总体人群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性别、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对效应修饰进行了探讨。通过与国家注册管理机构联系获得了PAD的发生率。通过经过验证的食物频率问卷估算K1和K2的基线摄入量。多元Cox回归用于估计这种关联的校正危险比。在12.1年的随访中,研究人员记录了489例PAD事件。
  这项研究表明,摄入甲基萘醌与PAD风险降低有关,危险比(HR)为0.71,95%CI; 0.53-0.95为最高与最低四分位数。研究人员观察到高血压患者(HR 0.59; 95%CI 0.39〜0.87)或糖尿病(HR 0.56; 95%CI 0.18〜1.91)之间有较强的联系(p相互作用0.0001),尽管小型糖尿病层的置信区间很宽(n = 530)。摄入叶绿醌与PAD风险无关。
  作者解释说:“对于在叶绿醌和甲基萘醌观察到的不同关联可能得用生物利用度或代谢的差异来解释。由于富含载脂蛋白的富含三酰甘油的脂蛋白部分主要被肝脏清除,所以叶绿素主要作为凝血因子的辅因子。而甲基萘醌不仅通过富含三酰基甘油的脂蛋白转运,而且还通过低密度脂蛋白转运到肝外组织,如血管壁。一旦处于血管壁中,甲基萘醌的半衰期也长于叶绿醌,从而导致甲基萘醌的肝外功效更强大。
  国际科学与健康基金会主席Katarzyna Maresz博士说:“这项研究的结果清楚地表明,摄入高剂量的维生素K2与降低PAD的风险明显相关,至少在高血压参与者中效果突出。尽管没有观察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结果,但是摄入甲基萘醌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PAD风险降低有关。而摄入高剂量的叶绿醌似乎与PAD风险无关。”
Reference:
Vissers LET, Dalmeijer GW, Boer JMA, Verschuren WMM, van der Schouw YT, Beulens JWJ.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tamin K and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therosclerosis 252 (2016) 15-20. DOI: http://dx.doi.org/10.1016/j.atherosclerosis.2016.07.915div>
返 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