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们对口腔/系统联系的关注日益增长,因此需要新的范式来理解疾病进程。随着神经科学和内分泌学领域的研究不断发展,有关牙科研究的新机会也将涌现。目前来看,大脑下丘脑部分的作用不容低估。在营养的影响下,它在龋齿的系统模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的龋齿理论只考虑口腔环境,没有认识到大脑的任何重要作用。然而健康的牙齿必有一个离心流体流滋养和清洁它。而这一过程这是由下丘脑/腮腺轴调节的,这个轴是腮腺内分泌部分的信号。高糖摄入会增加下丘脑的活性氧和氧化应激。当这一信号机制阻止或逆转牙本质液体流动时,就会使牙齿容易受到口腔细菌的侵袭。而口腔细菌以附着在牙齿表面。进一步地,口腔细菌如变形链球菌和乳酸菌产生的酸可以使牙釉质脱矿并刺激牙本质。酸的侵蚀刺激炎症反应,导致牙本质从身体自身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分解。维生素K2(K2)已被证明在大脑中具有抗氧化的潜力,并可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保持内分泌控制的离心牙本质液流。压力,包括氧化应激,会放大身体的炎症反应。糖不仅可以增加口腔细菌的产酸量,而且可以通过内分泌信号同时降低牙齿的防御能力。唾液分泌是唾液腺的外分泌功能。唾液的缓冲能力对中和口腔环境至关重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牙釉质的脱矿作用,增强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而维生素K2能够通过影响钙和无机磷酸盐的分泌,改善唾液的缓冲作用。我们从几个选定的处于文明边缘的原始文化中收集的数据表明,饮食导致的牙齿健康差异。原始饮食组与食用高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文明饮食组相比,龋齿病变很少。原始人能够在饮食中加入脂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K2。为了更好地了解营养是如何通过下丘脑/腮腺轴影响牙齿的防御能力,需要更多的内分泌和神经科学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将把龋齿与其他炎症相关的退行性疾病(如糖尿病)联系起来。
【出处】 PubMed